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科建设 >> 创新团队

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十佳”科技创新团队

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河南科技学院“十佳”科技创新团队

1.创新性研究成果

2010年以来,本团队围绕文化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持省部级课题26项;发表学术论文15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5篇,CSSCI 1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出版学术著作19部,教材10部;获得市厅级奖励39项,省部级6项;争取各种经费62.1万元。

其中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有:牛书成主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优化与方式创新研究》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王冰蔚主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监护一体化建设研究》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闫秀敏独著的《道家无为管理智慧》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冰蔚主持的《中学生心理辅导》被选为河南省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闫秀敏的《吕氏春秋中的商业伦理》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和《商界导刊》2012年第7期两次全文转载;闫秀敏的《中国式管理与中国管理模式的理论辨析》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毕昱文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政府管理、利益群体与社会:中国近代盐政改革研究》等。

2.本团队科研成果产生的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

1)突出理性德育与情感德育的理论研究。在对理性德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关注大学生情感德育,强调发挥德育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作用,对避免德育中的知行脱节缺陷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本创新团队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尤其是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进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广视角、厚基础、多口径的特色。这对于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3)在实践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对接,这样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加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淀人文素养。

4)以“国史国情体验馆”为实践教学平台,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一个衔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过渡环节——模拟社会实践微型教学平台,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覆盖面受到限制。利用“国史国情体验馆”实践教学平台,把社会实践环境引进校园,实现模拟社会实践微型教学,使教学场所由原来的“课堂+社会”变为“课堂+微社会+社会”,这是对中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贡献,具有示范性意义。

5)注重科研转化,在现实应用上彰显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效益。本团队对我国建设实践尤其是河南省在中原崛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历史与现实、经验与教训进行理性反思与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经并继续为相关部门、地区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决策依据与对策建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理论价值。

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从长远来看,我校思政课部分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在校园内进行,将会节省更多的交通出行费、餐饮费、门票费等费用,为思政课教学经费“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花在更加必要之处、合理统筹安排提供了可能。

   3.在国内、省内外同研究领域所处的地位

本科研团队成员一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年以来,团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强的科研优势,在科研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省内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首先,团队带头人牛书成教授主持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优化与实践形式创新”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成员围绕课题发表核心论文多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依据“国史国情体验馆”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课堂+微社会+社会”的模式教学,它们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国史国情体验馆”实践教学平台在我国实属首创,目前已经吸引了国内多个高校的参观、学习,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其次,以闫秀敏为带头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注重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与渗透,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此研究方向即使在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也属创新性较强的前沿性研究,在省内更是凤毛麟角。

再次,以王文鹏为带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方向注重理性德育与情感德育的深入研究,追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全方位、多样化、整体性研究,注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及途径,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省内外属于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以赵东喜为带头人的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过对近代社会变革的研究,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在当代具有特殊的意义。

4.研究优势和特色

本团队较强的研究优势

1)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本团队成员有24人,其中河南省“三五”人才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1 名,研究能力较强;教授4名、副教授12名,职称结构合理;博士4名,硕士16名,学历普遍较高。

2)整合全校资源、分工协作的优势。本团队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为平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在充分挖掘自身教师队伍科研潜力的基础上,整合全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大团队、分方向的优势,这样就能够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创新研究方法,形成既协调分工又能相互配合的优势,同时可以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检验和完善,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本团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的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为目的,经过三年来的建设和学术积淀,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1)研究方向明确、稳定性强。本团队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校级优先发展学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进行了长期而有针对性的研究;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形成了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

2)注重应用研究。本团队坚持理论紧贴实践和实践提升理论的研究方法,深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注重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促进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成果与实践探索成果的融合,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重实际的特色。尤其是本研究具有以科研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功能,因而事实上科研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思想理论课的感召力和说服力,做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注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本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广视角、宽基础的特色。



Baidu
sogou